为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我县水稻制种产业发展。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点任务
1.科学规划布局。各乡镇要根据技术要求,选择适合本地区制种的品种,按照制种目标和立地条件确定制种区域,建立一批固定的稻油轮作制种基地。制种区域要符合制种要求,配套的农业基础设备要完备、土壤肥力较好。发展培育家庭制种户,优选大户,协助制种户完成土地流转,签订制种生产收购合同。
完成时限:2025年2月底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
2.改善制种基地基础设施。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工程项目资金,县财政、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要强化资金整合,优先解决制种区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年久失修渠道、病险山塘水库进行全面修缮,以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制种风险。优先考虑制种基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引导农民优先将土地流转给制种企业或合作社,形成集中连片、功能齐全的制种农田。
完成时限:2024年4月底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完善制种产业配套设施。继续完善与制种产业规模相适应的烘干车间、育秧工厂、种子精选加工等配套设施。加快制种产业的全程机械化过程,推广机械化机耕、机播、机防、机收。完善以服务水稻制种产业的县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形成从烘干、精选、仓储、分装、物流一体化的服务基地,降低制种产业成本。
完成时限:2024年5月底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完善制种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制种政策性保险,所有的制种户都纳入政策性灾害保险。建立灾情救助机制,对因灾造成基本绝收的杂交水稻制种户给予灾情救助,做好对制种产业应急保障和灾情救助工作。
完成时限:2025年7月底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应急局、县农业农村局、承保保险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5.落实资金扶持奖补政策。
对于杂交水稻制种种植面积集中连片30亩以上主体,且符合制种要求,亩均产量达200斤(含本数)以上,400斤以下的每亩补助200元;亩均产量400斤(含本数)以上的,每亩补助300元;亩均产量在200斤以下的不予补助,如遇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减产的,视情况认定后给予补助。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增强技术服务支撑。建立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深化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稳定5家以上种业公司在横峰开展制种,优选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种业生产,提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质量管控等技术服务水平;各乡镇要培养2名以上种业技术人员,全程做好技术指导。初步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为依托,建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种业研发和服务体系。积极对接种业头部企业,在我县设立生产加工基地,开展制种实验示范。
完成时限:2025年5月底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建设制种人才队伍。实行农民教育培训向制种产业倾斜政策,培育技术人员。大力培育制种经纪人队伍,把优秀的制种户培养成经纪人,在技术创新、法律知识、合同规范等方面提供服务平台,改善我县制种能手人少、知识面不广的现状,培育一批年富力强、技术水平高、能经营善管理的制种带头人和经纪人队伍。鼓励科研院所派驻科研人员,合作建立种业科研机构,鼓励研发的新品种在横峰成果转化。
完成时限:2025年5月底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加强制种监管和服务。建立健全制种监管体系,形成以乡镇为基础,县级为骨干,省市为后盾的制种监管机制。乡镇安排专人负责,落实属地责任,共同做好稳扩面积、规范基地、土地流转、纠纷调处、防灾救灾等制种产业相关工作。乡镇要组建50人左右的制种工作服务队,做好插秧和赶粉等应急工作。县农业农村局成立制种监管服务工作组,完善种子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种子质量和用种安全。加大制种品种论证,加大对事宜品种的宣传推广。在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区域内进行水稻种子生产的企业或经纪人,应当在种子播种前向县农业农村局进行生产备案和申请产地检疫(即春制在4月底前,夏制在6月底前,秋制在7月底前备案),杂交水稻制种备案前需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品种甄选。无证生产种子或生产种子未按规定进行生产备案的,不享受政府有关制种政策补贴,不给予制种政策性保险。在我县进行新品种试制面积不得超过100亩,否则不予享受政策性水稻制种保险和相关政策补贴,依据《种子法》依法打击。
完成时限:2025年7月底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县现代种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调度水稻制种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制种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各乡镇种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对水稻制种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目标举措,确保种业持续稳定发展。
2.强化资金保障。坚持做到资金保障先行,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制定具体的扶持、奖励办法。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制种产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县水稻制种产业发展。
3.强化统筹协调。县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种业工作,种业专班具体落实相关工作。各乡镇种业办公室由分管农业的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指导服务本乡镇制种工作。
4.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制种产业发展目标考核机制,把制种产业发展列入县级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技术员、制种帮扶单位工作人员要沉到乡镇村,全力解决制种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审计部门加强各类奖补资金和绩效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