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

图片
索引号: E23120/2025-01268 主题分类: null
发布机构: 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24-10-15 11:01
名  称: 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人民政府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2023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文件有效期: 有效

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人民政府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2023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人民政府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2023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字体【??????】

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人民政府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2023年国有自然资源

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年9月26日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李贤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县人大常委会作2023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2023年末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总量及分布状况

(一)土地资源。截止2023年末,县国有土地面积12.5394万亩,其中国有建设用地3.6864万亩,耕地3895.2亩,其他农用地8.3052万亩其他土地1581.15亩。

(二)矿产资源。全县共发现矿产28种,查明资源储量17种,主要为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包含7种战略性矿产。能源矿产为煤,现已全部退出;金属矿产有金、铜、钨、铅锌、钽铌等,其中钽铌矿资源量占全省30%以上,优势明显;非金属矿产有萤石、石英岩、陶瓷土、长石、纤维用玄武岩及建筑用石料矿产,其中陶瓷土、长石、纤维用玄武岩等矿产资源潜力较大。铌钽矿保有矿石资源储量2.9亿吨,位居亚洲第一,锂资源储量60万吨,铜保有资源储量1138吨,金保有资源储量3吨,银保有资源储量96吨。

(三)水资源2023年,县年降水深1862.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2.2016亿立方米,上年减少4.0%,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减少2.5%,属于平水年。地表水资源量6.8473亿立方米,占年降水总量的56.1%,上年减少23.7%。地下水资源量1.6027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3725立方米。

(四)森林资源全县林地总面积61.5922万亩,其中:公益林31.8195万亩,占比51.66%;商品林29.7727万亩,占比48.34%。在公益林地中,国家级公益林地面积15.1863万亩,省级公益林地面积16.6332万亩,分别占公益林地面积的47.73 %、52.27%。活立木总蓄积143.3690万立方米。

(五)湿地资源全县湿地资源总面积4.1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2%;全县拥有国家湿地公园1处,湿地保护率达95.39%。

(六)自然保护地资源全县现有自然保护地4处(岑山国家森林公园、岑港河国家湿地公园、葛源省级风景名胜区、兴安省级森林公园),扣除交叉重叠后面积6.58245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70%。

(七)国有林场资源。我县生态公益林场整合了县上坑源生态公益林场、县山黄生态公益型林场。上坑源林场总面积2.76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644万亩(国家级补偿公益林18522亩、省级补偿公益林6024亩),活立木蓄积量19.5万立方米,毛竹95万根,森林覆盖率92.72%,耕地面积860亩,其他土地面积300亩。山黄林场总面积2.711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68万亩(占总面积的98.84%),耕地面积136亩,其它土地面积177亩,林木资源主要有杉木、毛竹、荷木、樟木、红豆杉、松木和6701余亩常绿阔叶混交林,森林总蓄积量为84286立方米,生态公益林16309亩,油茶、毛竹13100亩。

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情况

一是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护资源。牢固树立耕地保护第一优先序意识,推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地,以实施“造地”工程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开发和“旱改水”项目通过验收563.3亩,年度净增耕地1754,占补平衡指标结余201.01亩。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累计修复废弃矿山614.14亩,创建绿色矿山2家

二是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完成《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积极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各类空间布局。与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密切配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禁开展各类不符合管控要求的人为活动,同时明确9类允许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的有限人为活动以及涉及到国家重大项目。

三是服务产业建设保要素。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报批建设用地610.03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627.36亩,其中出让土地54宗,总面积1652.34亩,成交总价款5.58亿元(城投、工投摘地20宗,面积926.42亩,成交价款4.75亿元),其中商住用地30宗、面积55.24亩,成交价款1.46亿元;工业用地17宗、面积1354亩,成交价款0.77亿元;商服用地5宗、面积103.46亩,成交价款2.68亿元;仓储用地1宗、面积129.47亩,成交价款0.65亿元;科研用地1宗、面积9.65亩,成交价款0.02亿元。全年消化处置批而未用土地1524亩、批而未供土地2051.55亩、闲置土地1312.25亩。2023年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荣获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强化用矿保障,继续推进“净矿”出让,保障民生工程和重点工程的矿产资源供给,挂牌出让探矿权4宗,总成交价4840万元,上报采矿权延续3宗,配合市自然资源局发放采矿证1个,按时完成了5家生产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统计及数据检查工作。充分挖掘钽铌矿伴生的大型锂矿资源。

四是加强基础建设提质效扎实推进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实现了自然资源业务审批“一网通办”“不见面办”和“一网监管”。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平台运用,59家建设单位项目入驻“多测合一”平台,其中41家实现多测合一,竣工建设项目多测合一与工改系统同步,完成率100%。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全要素收储与赋能,开展了10个国家所有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第一批登记单元铺前水已验收并开展登记工作,9个登记单元提交至省质检站核查。

五是强化农业、工业及城乡节水。一是农业节水方面,全面推广喷灌、微灌、管灌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投资1.15亿元对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83座,进行除险加固,提升了水利工程蓄水能力。重点加快田间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对小农水、重点山塘整治、灌区建设等项目,极大改善了我县农田灌溉条件,有效提高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二是工业节水方面,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节水减排,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从严控制高耗水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做到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使用。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降低30%。三是城乡节水方面,加快推进供水管网升级改造、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等项目,持续推进城镇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用水效率。全县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13处,配套建设农村供水管道280公里,改造城镇供排水管网24.6公里,城镇公共管网漏损率由25%下降至10.40%;建成日处理1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配套建设污水管网22.6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00%。

六是做实做深林长制等工作。县级总林长和副总林长高位推动下,县级林长巡林达28次、乡级5768次、村级6951次,全县专职护林员共巡护27万小时、59.7万公里,巡护达标率达97%,较2022年提升52.1%。完成营造林面积约37865亩,超额完成造林任务。做精做亮林业产业工作,积极推动高质量油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十四五”期间,我县油茶目标任务为新造5万亩、改造5万亩,截止年底已新造3万亩、改造4.8万亩,年度油茶补助资金775万元。选聘生态护林员推动脱贫人口增收,在全县共选聘续聘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310名,资金310万元,带动户均年增收1万元;强力推进乡村森林公园和小微湿地等康养旅游项目,共创建完成12个国家级森林乡村、12个省级森林乡村,7个乡村森林公园,1处小微湿地。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土空间布局有待完善。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尚不健全,各类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乡镇规划、村庄规划编制等亟需完善和推进。“三区三线”管控不够严格,耕地空间布局亟需优化。

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匹配、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土地增量扩张惯性思维尚未根本转变,特别是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粗放;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产业链延伸不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不充分;矿山治理深度不够,矿山生态修复不彻底,与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不匹配。

三是资源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质量有待提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尚未根本遏制批而未用土地消化任务依然较重,违法用地用矿问题仍时有发生

四是水资源调配能力不足。我县属于工程性缺水县,县内缺少大中型水利工程,蓄水、保水、留水等水资源调配能力不足。

五是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公益林、天然林个别小班生态公益林木有被火烧、存在小范围被盗伐的现象;自然保护地保护公众参与度较低,森林破坏时有发生。

四、下一步打算

(一)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确保县级、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与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同方向,保障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配套,合理安排各项用地布局,确保重大产业、民生、基础设施等顺利实施。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用途管制监督管理。

(二)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充分挖潜土地可利用资源,打好批而未供土地“消化战”、闲置低效用地“整治战”存量土地“挖潜战”;发挥市场配置作用,持续推进开发区内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进一步规范完善企业用地行为

(三)进一步落实自然资源保护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压紧压实耕地保护党政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红线,推动“田长制”“林长制”“河(湖)长制”,强化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保护,强化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加强跨区域、多部门的执法联动,完善综合执法机制,以“长牙齿”的态度严格整治违法用地、用林、用矿行为。

(四)扎实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继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逐步完成全县持证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对于新设矿山,在合同中明确绿色矿山建设时限和违约责任。加快推进全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强化生产矿山生态修复义务履行和矿山地质环境安全监督,对不按规定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拒不提取基金和缴存土地复垦保证金、不开展绿色矿山创建、不落实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企业,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置。

(五)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利用市县水网规划、“十五五”规划等契机,积极谋划“周上水库”“鲤鱼山水闸”“满团水闸”等一批中型以上的水利工程项目,同时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区域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

(六)全面做好林长制暨“林长制升级版”试点等工作。争取2024年林长制考核再创新高,实施提质增效绿色行动,按时按质完成造林任务,做好林地占补平衡工作,保障林地面积等数据的平衡及稳步增长;开展林地不一致图斑调查工作,做好林地数据的规范性,确保林业部门林地数据和自然资源部门数据统一;大力抓好退化林修复(补植补造);重点以“四旁绿化”为抓手,在村庄周边、道路两旁、库塘沟渠、堤坝边等隙地持续栽植优质油茶树苗。实施生态保护专项行动,建立常态化监督执法机制,持续开展保护野生动物、森林、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地等专项行动,完善“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确保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街接顺畅。

2024年920日

    关联: